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甲联赛健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甲联赛健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觉得这个建议挺不错。足球季后赛不是没有,美国大联盟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而苏格兰超级联赛也是分成了争冠组和保级组,不过五大联赛还没有出现过季后赛的先例。
根据这个媒体所说,赛季结束后积分榜前四名进行冠军角逐,半决赛和决赛都按照两回合比赛进行,也就是说冠军和亚军多打4场比赛。需要知道的是德甲赛程总共34轮,比其他顶级联赛的38轮都要少,也就是说加上最后四场比赛,也就和其他联赛的比赛次数相同。说实话每次看到拜仁夺冠的确是看的比较累了,拜仁的底蕴和强大也都是一点点积累而来,虽说并非没有球队能够强压拜仁夺得冠军,但是近些年来,也很少有球队能够撼动拜仁的德甲霸主地位了。增加季后赛肯定能够给德甲联赛带来更激烈的竞技感受,加大其他俱乐部对冠军的渴望,逐步打破拜仁的统治是有希望的。
但是,还有几点必须考虑到的就是,34轮的比赛结束,德甲联赛也和其他联赛差不多时间结束,如果有季后赛的话,是让前34轮比赛更紧密一点还是在原来时间联赛结束以后进行比赛呢?如果紧密一点,那没有到前四的球队早早歇息?那如果有前四球队进了欧冠四强,打进决赛怎么弄?如果伤病频出,比赛激烈程度大,无疑会影响到欧冠比赛,都已经进行到最后几场较量的欧冠,欧冠冠军和联赛冠军,到底如何权衡?况且德国还有几个杯赛要踢,一旦执行季后赛的政策那得各种伤脑筋。
所以到最后还是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我觉得德甲应该是不会进行季后赛的,我们怎么想最后也是人家足协的事,不过站在球迷的角度的话,我肯定希望德甲冠军角逐要更激烈些。
汉堡主席布鲁赫哈根曾经谈过对目前德甲拜仁垄断的看法,他说:“我认为在今后的20年,拜仁至少还能夺得16次德甲冠军。”
增加季后赛的确是解决拜仁独大的一个好办法,但具体的赛制恐怕需要再讨论。在欧足联目前排名前十的国家联赛中,目前采用附加赛决定联赛冠军的只有比利时和乌克兰,比利时联赛是前6名在联赛中的积分减半,然后打主客场双循环;乌克兰联赛也是联赛前六再打双循环。不过这种赛制其实意义不大,以拜仁在德甲之强大,其他球队想在双循环的赛制中撼动其霸主地位的可能性并不大,即便是主客场两回合的半决赛和决赛,对拜仁的影响也不会很大。举例来说,以拜仁的实力,常规赛完全可以不紧不慢的拿个第三或者第四,到争冠轮次再全力以赴就是了。
如果改成这样的赛制,势必会使得德甲球队中在常规赛的强强对抗变得味同嚼蜡,因为这种对抗的结果不会对冠军走势有决定性影响。这也会影响球迷、赞助商和媒体对比赛的兴趣。真的想增加德甲的刺激性,附加赛进行单败淘汰倒是可行的思路,这样才能将悬念无限扩大。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拜仁夺冠的可能性依旧是最大的,但最起码悬念远远大于双循环造成拜仁对德甲冠军的垄断。当然,这种改造的最根本问题依然在于如何让常规赛不是鸡肋。
无论是职业联盟还是足协都没有改变德甲赛制的想法,因此在这里我们只是做简单的探讨。况且即便不同的德甲俱乐部,对改变赛制的说法也有不同的观点,让传统的德国人改变赛制,恐怕绝非易事。
德甲联赛相较于其他欧洲五大联赛的确有些特殊,不仅是因为这个联赛对外资老板极为排斥,只有18支球队,最主要的,就是联赛班霸拜仁慕尼黑对于联赛的绝对统治地位。纵观德甲近60年的历史,拜仁已经夺冠27次,如此极端的情况,在其他联赛始终都没出现过。因为担心拜仁独霸让联赛失去悬念和关注度,早年间就有人提议德甲增设季后赛,常规赛结束后,联赛前4名球队再进行捉对厮杀,以淘汰赛的方式决出赛季冠军。
在世界足坛范围内,比较熟悉的,像是美国大联盟、荷甲联赛、比利时甲级联赛、韩国足球联赛和澳超联赛都是采取的季后赛赛制。毫无疑问,循环赛之后再进行更加紧张刺激的淘汰赛或者小循环赛,的确可以刺激票房,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冠军归属的悬念。可事实上,熟悉NBA的球迷都知道,那些实力强大的队伍,在常规赛往往因为保存实力轮休主力队员,选择放水,所以并没有展现出冠军级强队的水准;可到了季后赛,当巨星们打起精神之后,那些冠军球队和一般强队的差距,会拉得比常规赛的时候大得多。
对于现在的德甲也是如此,拜仁目前的实力明显比其他球队高出一大截,勾引本土青年才俊的能力,也是无人能比。常规赛里,在没什么压力的情况下,头名非拜仁莫属。按照规则,常规赛排名靠前的球队,季后赛往往拥有类似于主场优势的优惠政策。如果让实力本就占优的拜仁再拥有更多便利条件,无异于如虎添翼。所谓的增加夺冠悬念,无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现在的德甲,非但不应该增设季后赛,反而应该积极避免。
谢邀,我觉得不需要,赛季结束球员都很累,一般很多球员也都有伤病,还是休养的好。德甲争冠无悬念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要想改变状况,根本上还得靠德国足协对德甲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或者推行新政策吧,但是我们也该看的到目前德甲是最健康的联赛,德国足协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谢邀:德甲与英超都是超对抗的联赛,豪门俱乐部也就几支每年也是提前几轮夺冠。季后赛好像蓝球使用比较普遍,足球末曾听说使用。各国都有类似中国的足协怀,增加季后赛我认为也可也不可关键话语权在德国足协。
一个好问题,感谢!好多人问,但都没有讲清楚。
1、事情的经过
北京时间2月29日,德甲第24轮拜仁客场6比0狂胜霍芬海姆。第67分钟,拜仁球迷看台出现攻击霍芬海姆老板霍普的横幅,主裁判中断了比赛。第77分钟,拜仁球迷看台再次攻击霍普的横幅,比赛再次中断!5分钟后,比赛重启。罕见的一幕出现了,双方球员在场上相互倒脚,以示对球迷举动的抗议,并用掌声支持霍普,就这样耗完了剩余13分钟的比赛时间。
辱骂霍普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德甲第23轮门兴格拉德巴赫在主场和霍芬海姆的比赛中,主场球迷打出了辱骂霍普的标语,影响了比赛进程。
2、霍普是谁?他谱写了霍村的美丽传说
霍普是德国SAP公司的创始人之一。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一句话,霍普是IT巨头的老板,是亿万富翁。他1940年出生于德国的霍芬海姆,一个3300人的德国村镇,这也是霍芬海姆被称为霍村的缘由。一个3300人口的乡村怎么拥有一支德甲球队呢?霍普曾经在霍芬海姆青年队受训,他热爱足球、热爱家乡。霍普发达后,开始支持家乡的足球发展。1990年,霍芬海姆处于第七级别的联赛,在霍普的大力支持下,2008/09赛季打进了德甲,并成为德甲一支劲旅。这原本是个非常美好、传奇的故事,没想到,却动了别人的蛋糕。因为多年来的投入,霍普拥有霍芬海姆96%的股份,但在竞争对手眼中,霍普却是个扰乱德甲秩序的异类。为什么霍普是异类呢,这跟德甲的“50+1”政策有关,霍普投资的是自己的家乡球队,而且是从20年前球队尚处在第七级别联赛时开始投入,他取得了俱乐部的支持,完全合法拥有球队。但在激进的球迷眼中,霍普事实上规避了“50+1”政策对投资人的不利影响,壮大了球队,来抢蛋糕了。
3、德甲“50+1”政策
在足球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为了保证德国足球俱乐部的稳定运营和维护球迷的感情,德国足协推出了“50+1”政策。简单解释,“50+1”政策规定决策权(或表决权)只能归俱乐部所有,私人或企业即使拥有50%以上所有权也不能真正掌控俱乐部。这是德国足球独有的保障俱乐部权力的政策,目的在于严格限制外来资本的影响,而把俱乐部最高权力始终留给会员(球迷)。就是说,即使阿布和曼苏尔这样的土豪进入德甲,即使他们买了俱乐部的全部股份,还是俱乐部说了算。这只是假定,事实上,莱比锡红牛与霍芬海姆的遭遇几乎相同,红牛集团为了进入足球领域,并且规避这项政策,绞尽了脑汁。在德甲莱比锡红牛也是遭人嫉恨的俱乐部。
4、余音未尽
德甲是个非常奇怪的存在!拜仁一家独大,常常干挖竞争对手墙角的事情。自2012/13赛季以来,拜仁已经德甲7连霸了,这个赛季目前是积分榜第一。拜仁的极端球迷攻击马上就要80岁、投资霍芬海姆20年的IT精英霍普,无疑是自私和狭隘的。他们无疑是担心足球商业化影响了自己俱乐部的利益。本赛季莱比锡红牛曾一直占据积分榜第一,严重威胁了拜仁和一些老牌劲旅的江湖地位,这必然引发了极端球迷的担心、不满和愤懑。
赛后拜仁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事让我感到非常羞耻。我们没有任何搪塞的借口。尤其是对于霍普先生,我感到非常抱歉。对于拜仁球迷来说,这是非常丑陋的一面。”
足球是球迷的精神寄托,是霍普的情怀和梦想,是红牛集团的生意。但最重要的是公平、尊重、和谐与欢乐,这才是真正的足球!
最后十二分钟,可能是拜仁最想结束比赛的十二分钟,拜仁极端球迷确实给俱乐部带来不少困扰。
这其实是市场化与球迷情感的一次明显碰撞,可以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英超有大名鼎鼎的曼联,而同城还有个联曼俱乐部。对,就是把曼联反过来称呼的俱乐部。这家俱乐部球迷大部分以前是曼联球迷,但不满金元破坏了足球与球迷的感情,不想把自己生活中的俱乐部被大老板控制,所以他们创立了联曼,由球迷自己出资自己管理,包括球员工资、训练费用等,为修主场球迷还参加义务劳动,可以说这是家属于球迷的理想俱乐部。但市场化是大势所趋,随着联曼成绩不断飞跃,所需要的费用也越来越高,这也破事俱乐部管理层做出必要的改革,如引进资金。但这引起联曼球迷的不满:这样的话,跟曼联有什么区别?可以说,这是目前无法解决的一对矛盾。
拜仁球迷也是这样,他们看不起用资金搭建的平台。不得不说,像莱比锡这样的队伍确实缺乏球队文化,但不通过资金俱乐部又难以运转,所以各俱乐部德甲改革的声音也越来越高。总而言之,这是一场不易解决的的必然摩擦。
很多人说了50+1的政策问题,其实只说了表面。德国极端球迷抬头闹事归根到底还是社会问题。
目前德国右倾势力抬头,已经不可逆转。太多德国人对难民不满,对养老金改革不安,默克尔即将下台,对新政府又充满未知。所有德国人都很烦躁,球迷也是一样。
辱骂霍村只是球迷一种发泄途径罢了,霍普投资霍村20多年,实际上一直操控着球队,从没有像今年被各种骂。我相信这种事情还会持续下去。因为冠状病毒又去了欧洲,土耳其又打开了难民通道,德国人会更加焦虑。说不定不久就会发生全社会危机(而球迷闹事最后也会被归结为最简单的一种体现罢了)
群里面大家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我想简单的说一下,霍普就像恒大的许家印,富翁投资足球很正常。但是德甲有个50+1政策,这个是老传统老规矩,在于球迷控制俱乐部。但是一群球迷哪里会经营?哪里有钱买球星?所以霍普就利用规则取得球队的控制权,并把球队运营的很好。一些顽固不化的球迷就反对他了。只能说球迷不与时俱进。太落后了。就跟德国人的生活一样落后。
在德甲第24轮比赛,出现了罕见一幕,拜仁客场6球领先的情况下,拜仁球迷打出侮辱霍芬海姆球队老板的标语,比赛被迫中断2次,最终双方球员在聊天互相传球的情况下结束了比赛。这是一场极为罕见的比赛。
为何拜仁球迷会冒着球队可能被判负的分险,辱骂主场球队老板呢?这就要说到德国的足球文化及“50+1”政策了。
所谓“50+1”政策简单讲就是俱乐部投票权超50%必须掌握在俱乐部球迷会员手中,而投资者不能达到或超过50%,德国足球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这项政策主要由于球迷们不希望球队过度商业化,不希望俱乐部被私人投资者掌控。这也造成外资最低程度的进入德甲,这与英超的金元政策完全相反的。
但这个政策也有空子可钻,这就是“拜耳法案”:俱乐部外部企业从1999年1月连续且有效地运营自己的俱乐部达20年以上,可以避开“50+1”政策。之后又把1999年这个限制去掉了。这样多家俱乐部可以避开“50+1”政策,包括:勒沃库森,沃尔夫斯堡,莱比锡红牛,霍芬海姆。另外,还有个特例是多特蒙德,他是唯一一支股份制球队,拥有俱乐部股票的小股东有几万人。同样,多特的主场也发生过辱骂霍芬海姆老板的事件,多特被罚球迷禁止去霍芬海姆的主场。
被球迷辱骂的对象霍芬海姆的老板霍普,他年时就在霍芬海姆踢球,之后个人财富暴增,买下球队,建球场,改善球队,打造一时的“霍芬海姆”奇迹。另外还有一家俱乐部在德甲经常被侮辱,是莱比锡红牛。
造成这样的现象,是球迷与利用资本控制球队的投资者之间矛盾造成。也主要就是因为德国的足球文化,他是有利有弊的,对于球迷来说,去现场看球成本远低于英超西甲等球队,俱乐部几乎看不到天价购买球星,很多球队更致力于年轻球员,这让德国国家队受益匪浅,本国联赛为国家队源源不断地输出实力很强的球员,德国国家队长期在世界杯上表现出色。可以说德甲联赛是五大联赛中最健康的联赛。
德甲的拜仁,多特蒙德等球队创建都超过了100年,他们的球迷覆盖多个年龄段,可以在观众席经常看到年龄很大的球迷。德国足球文化深入了球迷之中,他们宁愿看拜仁一家独大,也不愿意看到德甲因为外资进入而多强相争。因为他们并不希望商业资本改变自己的球队,更希望享受低廉的季票,低廉的付费电视,享受着纯粹的足球,比起外国的球星,他们甚至更看重自己球队的年轻人。德甲球队死忠球迷非常多,出名的多特蒙德南看台,买到南看台季票比我们汽车牌照摇号还难。另外,在德甲会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即使球队输球,球迷在比赛结束后仍然为球队打气加油,这就是德国的足球文化。德国球迷更看重足球,他们对金元足球嗤之以鼻。
但这种特殊的德国足球文化,也让德甲在欧洲渐渐失去竞争力,电视转播带来的收益远低于英超西甲。所以德甲联赛的决策者开始想办法改变现状,这也让德甲球迷不安分起来,他们多次付诸行动来对抗,这也造成了这场罕见的比赛,球迷想对任何想控制德甲球队的资本家说:我们不欢迎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甲联赛健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甲联赛健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高远2比2是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皇马足球袜的问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比利时vs捷克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3辽宁宏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布冯生活照的问题...